英國內政部計劃首次公開外籍罪犯的國籍及所犯罪行資料,該政策預計將於年底前實施。據悉,內政大臣Yvette Cooper已指示官員整理並發佈有關數據。此舉被視為工黨針對Reform UK黨在地方選舉前支持度上升所作出的政治應對。
內政部消息人士指出,公眾有權了解這些罪犯來自何方及涉及哪些罪行,政府希望加強資訊透明度。然而,此舉已在多個代表外籍群體的慈善機構及非政府組織中引起震動,他們擔心此舉會導致針對移民社群的歧視及仇視情緒加劇。
Detention Action的總監James Wilson直言:「政府此舉風險明顯,有可能加劇分化、非人化及對少數族裔的偏見。」他補充,刑事司法制度應針對個人行為,而非整個族群。
據數據顯示,截至去年底,英國有超過19,000名外籍罪犯正等候遣返,比保守黨政府離任時的近18,000人有所上升。遣返困難原因包括監獄擠迫導致提早釋放、部分國家局勢不穩,以及基於人權提出的上訴等。
內政部預計,最常見的三個外籍罪犯國籍分別為阿爾巴尼亞、羅馬尼亞及波蘭,他們涉及的主要罪行包括製毒、盜竊、搶劫及暴力襲擊等。
保守黨批評工黨政府的做法是「屈服於壓力」,強調公開國籍數據有助制定更有效的遣返及簽證政策。保守黨影子司法大臣Robert Jenrick早前就曾提交議案,要求法院定罪時應記錄罪犯的國籍、移民及簽證狀況。
政府亦表示,此政策能夠實行,全賴Cooper指示內政部統計人員改革現行系統。此外,對於刑期達12個月或以上的外籍罪犯,現行政策下會自動遣返,而對刑期較短者則由內政大臣酌情處理。
今次政策改動,屬內政部近月來多項移民強硬政策之一。二月份曾曝光,英國國籍申請者如曾經歷「危險旅程」將通常遭拒。上星期,亦有消息指英法兩國正討論新遣返協議。
儘管此舉旨在提高透明度與資訊公開,但批評聲音仍指政策可能會損害社會凝聚力,並加深對移民群體的不信任與標籤化。
現時在英國的外籍罪犯中,阿爾巴尼亞人佔比最高。
外籍罪犯若刑期達一年,英國可依法自動遣返。
自工黨上台以來,強制遣返外籍罪犯人數上升了21%。